臺積電股東大會 首次回應美國禁令對華為訂單影響
6月9日,臺積電舉行股東大會,在總結2019年、展望2020年營運之外,大家更關注華為禁令的影響,以及臺積電赴美設廠的進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006/414028.htm在5月15日,美國收緊了出口管制,如果晶圓代工廠使用了美國設備,就不能給華為供應芯片。這一限制可謂直指臺積電,也牽動著產業(yè)鏈上下游,目前華為和臺積電還有近120天的緩沖期。
據媒體報道,當記者問及如果美國限制正式實施,臺積電將如何補上華為海思的訂單空缺時,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我們希望這種情況不會發(fā)生。”
“但是如果發(fā)生了,我們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替代補足,現在還很難預測替代需要多久。”劉德音談道。
對于能否建立一條沒有美國技術、設備的生產線,劉德音表示,臺積電用很多美國設備,短期不會改變,因為臺積電跟很多設備廠合作才得以保持技術領先,而臺積電三位一體商業(yè)模式,技術領先是第一目標,在大國對抗時候,才能顯出臺積電價值。
他還表示,臺積電并不是唯一受到美中緊張局勢影響的公司。“請放心,我們將找到解決方案,將一一克服挑戰(zhàn)。”
在5月15日當天,臺積電還宣布計劃在美國建廠,投資150億美元,這被視為臺積電的“討好”之作,對于建廠,劉德音表示,美國的投資計劃“絕對符合”公司利益,將有助于獲得客戶的信任和擴大人才庫,目前還在商討補貼等事宜。
不過,不少業(yè)內分析師認為,這只是臺積電在展示姿態(tài),可能還有變數。那么這是否會影響臺積電與華為之間的關系?芯謀研究認為,臺積電赴美建廠的舉動并不會影響兩者之間的關系。相反,因為支持了美國政府、在美國本土設廠等原因,臺積電在和美國交涉關于“10%”“25%”等“美國技術比例”時話語權可能會加大,從而減輕美國施壓臺積電對華為斷供的壓力。
2019年,華為已經成長為臺積電的重要大客戶,每年約貢獻14%的營收。一直試圖保持“中立”的的臺積電,接下來如何應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博弈,并在其間生存,將考驗領導者的能力和智慧。
會后,臺積電在官網上公告稱,本次股東大會確認2019年業(yè)績,合并收入總計為新臺幣10699億元,凈利潤為新臺幣3452.6億元,攤薄后每股收益為新臺幣13.32元。
對于今年的營收目標,臺積電保持不變,展望第二季度業(yè)績,臺積電預計保持同比增長,營收預期在101-104億美金之間。
同時,股東大會還選舉Yancey Hai先生為董事會獨立董事。根據公開資料,Yancey Hai(海英俊)是臺達電董事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