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零中頻接收機的技術挑戰(zhàn)及解決方案
更新直流偏置
直流偏置更新統計
直流偏置補償
TI的盲校算法可以在全溫范圍內把直流偏置校準到低于+/-5mV以內,圖六是基于TRF3711的實測試結果。
2.2. 3 I/Q不平衡(I/Q imbalance)
對于大多數相頻調制信號,采用零中頻架構要求I/Q兩路信號必須是正交,可以采用射頻偏移90圖七(a)度或者Lo偏移90度度的方式圖七(b),偏移RF信號需要承擔嚴重的噪聲-功率-增益間的平衡,通常采用偏移Lo的方式實現正交解調,對于I/Q兩路信號的相位,幅度不平衡都會導致解調信號的星座圖惡化。
圖七:正交生成在 RF(a),Lo(b)
為了更好理解I/Q不平衡對信號的影響,設定輸入信號為Xin(t)=acosωct+bsinωct, a和b可以任意為+1或者-1,假設I/Q兩路相位是相等的,即:
和θ代表指增益和相位差,輸入信號分別乘以Lo的兩個相位,加上低通濾波器,可以得到如下結果。
圖8(a),(b)分別在星座圖中標示了增益不平衡和相位不平衡的情況,為了更直觀的說明I/Q不平衡的影響,在時域圖進行分析,圖(c)是增益不平衡造成幅度的比例因子不同,而圖(d)是相位不平衡造成了一個通道的部分脈沖數據惡化另一通道的數據,但是相對鏡像信號(實中頻)而言,邊帶信號(復中頻)的影響非常小。
雖然相較鏡像信號的影響,I/Q不平衡的影響沒有非常顯著; 同樣需要對I/Q不平衡信號做處理,除了在硬件上盡量保證I/Q兩路信號的幅度一直和相位平衡外,通常會采用算法進行校準,TI(德州儀器)的盲校算法可以校準到近20dB的改善 (此處不詳細描述具體的算法過程)。
圖九:I/Q 盲校結果
2.2. 4 偶次諧波(even harmonic)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