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門體制: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新變革
按照科學發(fā)展觀要求,以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和公眾需要作為“大部門體制”的優(yōu)先選擇標準。山東臨沂市市長張少軍代表說,“大部門體制”方向選對了,從需要的地方入手,急的事情先辦,然后再逐步推開,這是一個穩(wěn)妥的辦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79934.htm“大部門體制”堅持權責一致
與按政府專業(yè)管理職能設置政府機構的“小部門體制”不同,“大部門體制”的特點是把多種內容有聯(lián)系的事務交由一個部管轄,部門權限隨之擴充。
沒有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的相對分離與制約,就沒有真正的大部門體制。一些代表提出,這是防止“大部門體制”改革產生權力膨脹的關鍵。
“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在部門的權限調整與擴充的同時,部門的責任也要相應提高。中國工商銀行安徽分行行長趙鵬代表說,探索實行“大部門體制”,還必須與建立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推行問責制度相結合。
“大部門體制”路有多遠
“大部門體制”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既應當把握趨勢,積極探索,不斷推進;又應當把握節(jié)奏,審慎穩(wěn)妥,循序漸進。
做到長遠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相結合,整體設計與分步實施相結合。這是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要把握的重點。
包括“大部門體制”在內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中國歷史上和在世界歷史上都沒有先例可循。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袁曙宏說,積極穩(wěn)妥、有序推進,是必須的。
部門職能分工、權責邊界劃分,這些觸及利益的棘手問題,也將增加改革的復雜性。
綜觀世界各國,發(fā)達國家的政府內閣部門雖然現在一般不超過20個,但都是經歷了較長時間逐步改革的結果,而發(fā)展中國家的政府部門多在20個以上,有的甚至達到四、五十個。“防止急于求成,走大的彎路,對于改革的成功十分重要。”袁曙宏說。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一些行政部門承擔著重要的改革任務。在這些改革與轉型任務沒有完成前,考慮到政府職能階段性需求,這些領域不宜急于推進“大部門體制”。遲福林委員說,另外,推行“大部門體制”仍然是在中央層面進行的改革探索。從現實情況看,進一步明晰中央和各級政府的事權,尚需時日。
國務院機構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現在起,我們要經過約12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歸根到底是建設一個人民滿意的政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