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級計算機首次躋身全球五強
北京時間11月16日下午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一臺Cray超級計算機超過今年6月的冠軍,重新奪回了全球第一超級計算機的桂冠。天津的“天河1號”則位列本次榜單第5位,這是中國超級計算機截至目前獲得的最高排名。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99905.htm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這臺升級版Cray“美洲豹”(Jaguar)超級計算機的計算核心為22.4162萬個,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759 petaflop。其競爭對手、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IBM“走鵑”系統(tǒng)的速度僅為每秒1.042 petaflop。1 petaflop等于10的15次冪次浮點運算。
本次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結(jié)果將于當?shù)貢r間周一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公布。這一榜單每年評選兩次,目前已經(jīng)是第34屆。本次入榜的系統(tǒng)總運算能力已經(jīng)達到27.6 petaflop,今年6月的榜單總運算能力為22.6 petaflop。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采用Linpack基準測試來對系統(tǒng)進行排名。2008年6月發(fā)布的走鵑系統(tǒng)是首個在Linpack基準測試中運算速度超過每秒1 petaflop的超級計算機。2009年6月,走鵑以每秒1.105 petaflop位居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首位,但在本次最新排名中卻屈居第二。美洲豹今年6月的成績是1.059 petaflop,位居第二,但該系統(tǒng)本次升級了全新的處理器,并一舉奪得冠軍。美洲豹系統(tǒng)是基于Cray XT5 Linux超級計算機平臺搭建而成,使用AMD皓龍(Opteron)處理器,其峰值速度可達每秒2.3 petaflop。
排名第三的是美國田納西大學國家計算科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utational Sciences)的“海妖”(Kraken)系統(tǒng),其Linpack基準測試速度為832 teraflop。該系統(tǒng)同樣采用Cray XT5平臺,其今年6月的排名為第6,當時的Linpack基準測試速度為463 teraflop。1 teraflop等于10的12次冪次浮點運算。
中國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來自天津的“天河1號”,該系統(tǒng)的Linpack基準測試速度為每秒563 teraflop,位居本次榜單第5位。該產(chǎn)品使用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并利用AMD的GPU作為加速器。該產(chǎn)品共有7.168萬個計算核心,每個節(jié)點都擁有兩個至強處理器配合兩個AMD的GPU。天河1號是由國防科技大學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研制,主要為中國東北部提供高性能計算服務。該系統(tǒng)主要用于石油勘探和飛機設計。
除天河1號以外,排名前10的系統(tǒng)中唯一一個來自美國以外的是德國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中心的IBM Jugene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排名第4,Linpack基準測試速度為每秒832 teraflop。
在本次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美國占據(jù)主導地位,共有277個系統(tǒng)入圍,歐洲入圍153個系統(tǒng),亞洲入圍50個。要入圍本次榜單,至少要達到每秒20 teraflop的速度,而一年前的門檻為每秒17.1 teraflop。
本次入圍的所有系統(tǒng)中,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為402個,占80.4%,較今年6月的399個略有提升;采用IBM的架構(gòu)的系統(tǒng)有52個,低于6月份的55個;AMD皓龍?zhí)幚砥鞴渤霈F(xiàn)在42個系統(tǒng)中。
本次共有426個系統(tǒng)使用了四核處理器,只有59個系統(tǒng)使用雙核處理器,而使用單核處理器的系統(tǒng)僅為4個。還有6個系統(tǒng)使用了IBM的九核Cell Broadband Engine處理器。該處理器還被應用于索尼PlayStation 3游戲機中。
本次使用Gigabit Ethernet內(nèi)部連接技術的系統(tǒng)共有259個,使用InfiniBand技術的有181個。
在本次排行榜中入圍的惠普系統(tǒng)共有210個,占總數(shù)的42%,IBM僅為185個。但IBM的系統(tǒng)總運算性能最高,占全部系統(tǒng)總運算性能的34.8%,低于今年6月的39.8%?;萜照急敬稳肯到y(tǒng)總運算性能的22.8%。
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由德國曼海姆大學、美國田納西大學、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國家能源研究科學計算中心的多名專家共同匯編而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