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宣布在臺積電開放創(chuàng)新平臺(OIP)生態(tài)系統(tǒng)論壇上,獲得臺積電頒發(fā)的年度最佳合作伙伴獎。Imagination憑借其與臺積電在圖形IP領域的合作而獲得肯定。利用Imagination領先業(yè)界的PowerVR Series6 GPU并結合臺積電16納米FinFET處理等先進處理技術,雙方共同開發(fā)高度優(yōu)化的參考設計流程與硅實現(xiàn)。
臺積電依據(jù)客戶反饋意見、出片數(shù)量和內置IP的晶圓出貨量以及公司所提供的技術支持力度等方向選出最佳合作伙伴獎的得主。
I
關鍵字:
Imagination GPU
上個月,AMD內部業(yè)務經歷了大調整,公司圖形芯片業(yè)務被分拆,并且成立新部門——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隨后,有外媒透露,由于資金緊張,AMD正考慮以低價向私募股權公司銀湖資本(Silver Lake Management)出售20%股份。出售股份的根本原因就是公司業(yè)務遭受了斷崖式滑坡。
不過對于深陷困境的AMD來說,裁員節(jié)流或許是緩解壓力最快的方式。據(jù)最新的消息,AMD宣布將裁減約5%員工,這次裁員其重組計劃的一部分。另外,雖然此舉將給AMD帶
關鍵字:
AMD GPU
異質架構的嵌入式運算正快速成為事實。今天,我們確實已經看到許多領先的IP與半導體業(yè)者正在開發(fā)異質運算的硬件。在本文中,將說明異質運算的一種典型使用案例,以及邁向異質的編程模型時會面臨的挑戰(zhàn)。
圖一:利用多個異質硬件與軟件元件來建置支持美化功能的視訊錄像應用程序。
CPU還可用來決定臉部哪里些部位的膚色,然后GPU會利用雙線性過濾器來使這些紋理變得更為平滑,并移除斑點和皺紋等假影(artefact),同時保留臉部輪廓的銳利度。
轉換過的影像序列會被同時輸出到
關鍵字:
GPU SoC
基于Mali-T604嵌入式GPU的二維浮點矩陣運算并行優(yōu)化
ARM Cortex-A15系列處理器是當前最新的嵌入式ARM SoC,該系列處理器首次集成了Mali-T600系列的移動端GPU,該系列GPU支持OpenGL以及OpenCL等計算框架,可以有效加速通用計算,而目前對其應用方法和實際優(yōu)化效果的研究很少。本文基于以三星的Exynos5250處理器為核心的Arndale Board嵌入式開發(fā)平臺,對集成于處理器上的Mali-T604嵌入式GPU的GPGPU(General-Purpose
關鍵字:
Mali GPU
在此次SIGGRAPH 2015期間,Qualcomm宣布推出采全新架構設計的Adreno 500系列GPU,并且分別揭曉搭載于Snapdragon 820的Adreno 530,以及應用在新款Snapdragon 620/618處理器的Adreno 510,兩者均采14位元設計的Qualcomm Spectra ISP (影像處理元件),并且可提供等同數(shù)位單眼畫質的影像品質與更具優(yōu)化表現(xiàn)電腦視覺效果。
除此之外,Qualcomm再次強調搭載Snapdragon 820處理器的市售產品,預計將會
關鍵字:
高通 GPU
美國高通今(12)日宣布,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推出包含新版圖像處理單元 (GPU) 及影像訊號處理單元 (ISP) 的新一代視覺處理技術,為高通Snapdragon處理器大幅提升表現(xiàn)、功效及使用者體驗。
最新高通Adreno 5xx GPU 架構提供比前一代產品更快的速度及更優(yōu)的效能,并支援極出色的高解析度行動圖像,同時也導入同步通用運算協(xié)作處理技術以達到超低用功耗。首次采用新架構的兩款GPU Adreno 530與Adreno 510,內建于即將發(fā)表的Snapdragon 820與Snapdra
關鍵字:
高通 GPU
隨便拿起一個DIYer寫下的一份PC配置單,圖形卡(video card)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當被問及為何會鐘情于獨立的圖形卡而不是選擇主板自帶的集成顯示芯片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往往驚人的一致——為了游戲。是的,人類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七情六欲,我們的PC才擁有了無比強大的運算能力。甚至比起同期的圖形子系統(tǒng),PC里其他各部分都相形見絀。從R300到NV40,再到現(xiàn)在最新的G80,每一代旗艦GPU的晶體管都大大超過了同期的頂級CPU,也在挑戰(zhàn)其同時代半導體工藝的極限。不過,GPU
關鍵字:
GPU 圖形處理器
GPU是顯示卡的“心臟”,也就相當于CPU在電腦中的作用,它決定了該顯卡的檔次和大部分性能,同時也是2D顯示卡和3D顯示卡的區(qū)別依據(jù)。2D顯示芯片在處理3D圖像和特效時主要依賴CPU的處理能力,稱為“軟加速”。3D顯示芯片是將三維圖像和特效處理功能集中在顯示芯片內,也即所謂的“硬件加速”功能。顯示芯片通常是顯示卡上最大的芯片(也是引腳最多的)。GPU使顯卡減少了對CPU的依賴,并進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圖形處理時。G
關鍵字:
GPU CPU DSP
FPGA和CPU一直是雷達信號處理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傳統(tǒng)上FPGA用于前端處理,CPU用于后端處理。隨著雷達系統(tǒng)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復雜,對信息處理的需求也急劇增長。為此,F(xiàn)PGA不斷在提高處理能力和吞吐量,CPU也在發(fā)展以滿足下一代雷達的信號處理性能需求。這種努力發(fā)展的趨勢導致越來越多的使用CPU加速器,如圖形處理單元(GPU)等,以支持較重的處理負載。
本文對比了FPGA和GPU浮點性能和設計流程。最近幾年,GPU已經不僅能完成圖形處理功能,而且成為強大的浮點處理平臺,被稱之為GP-
關鍵字:
FPGA GPU
前言
Pixel Shader是現(xiàn)代顯卡GPU的編程語言,可以用于對屏幕輸出圖像里的每個象素點進行精確的色彩調整。大型三維游戲里面大量采用了Pixel Shader和它的伙伴,Vertex Shader,用于控制各種復雜的場景。
視頻播放通常被認為是2D應用,實際上現(xiàn)在的視頻播放已經是部分借助于顯卡的3D渲染管線來實現(xiàn)的(VMR7、VMR9等渲染模式),使用Pixel Shader可以對最終輸出的視頻圖像進行進一步修正和增強,達到更佳的畫面質量,也更充分的發(fā)揮顯卡(尤其是高端顯卡)被閑置的
關鍵字:
GPU Pixel Shader
據(jù)報道AMD明年代號“北極群島”的GPU家族將完全跳過有問題的20nm工藝節(jié)點,北極群島系列GPU將直接采用14nm FinFE工藝生產,希望實現(xiàn)更高的效率。目前,市場上所有的GPU都是28nm工藝制造,無論是AMD還是NVIDIA產品。AMD未來數(shù)月內即將推出 的Rx 300系列GPU,也將采用28nm工藝,因為TSMC臺積電20nm工藝節(jié)點存在問題,投產已經數(shù)度推遲。
在這個階段,外界還不清楚AMD是否會堅持讓臺積電使用14nm FinFET工藝來生產GPU,或者AM
關鍵字:
AMD GPU
AMD的未來三大戰(zhàn)略,一是打造出偉大的產品;二是構建和加深與客戶、合作伙伴的關系;三是簡化運營,以更快的速度投入市場。事實上,AMD也在傾力實現(xiàn)這三大戰(zhàn)略。
關鍵字:
AMD GPU
美國英偉達公司在該公司的GPU技術開發(fā)者會議“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GTC) 2015”上,利用面向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及自動駕駛等的自動駕駛開發(fā)平臺(評估板)“DRIVE PX”進行了多種演示。
DRIVE PX配備有兩個處理器IC“Tegra X1”,特點是對于車載用途而言,處理性能很高。Tegra X1配備有“Maxwell”架構的256核GPU。
在
關鍵字:
英偉達 GPU
半導體產業(yè)高收入的背后是高投入高風險,IC芯片研發(fā)與制造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R&D研發(fā)投入也成了評判各大半導體公司的一個指標。2014年R&D研發(fā)投入上花錢最多的半導體公司自然是老大Intel,一年投入了115.4億美元,不過NVIDIA公司是最愿意花錢研發(fā)的,拿出1/3的營收去做R&D研發(fā)。
IC Insights最近公布了全球頂級半導體廠商的R&D研發(fā)數(shù)據(jù),其中Intel公司2014年在R&D研發(fā)上投入了115.37億美元,該公司去年營收514億美元,
關鍵字:
GPU Intel 高通
外媒認為,三星有意復制蘋果模式,希望通過自行研發(fā) CPU、GPU,以擺脫第三方廠商的控制。Tomˋs Hardware 和 Android Authority 去年 12 月 2 日曾報導,韓媒 ZDNet Korea 稱,三星自家設計的 GPU 芯片最快會在明年(2015)年中亮相,雖然來不及用于年初開賣的 Galaxy S6,但或許會用于明年下半問市的 Galaxy Note 5。
目前三星 Exynos 系統(tǒng)單芯片采用 ARM Cortex CPU和Mali GPU,需要支付權利金。三星擁
關鍵字:
三星 GPU
ai gpu mi30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i gpu mi300!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i gpu mi30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gpu mi300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