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yè)界動態(tài) > 羅永浩能否帶錘子再度寒冬?

羅永浩能否帶錘子再度寒冬?

作者: 時間:2018-11-21 來源:與非網 收藏
編者按:錘子科技的發(fā)展,時刻伴隨著融資焦慮,成立6年多,多次被傳倒閉,被傳收購,不斷被爆資金鏈危機。但每次,錘子科技都“熬”過來了,只是這一次,老羅和他的錘子還能挺過去嗎?

  一篇《生死劫》在網絡上激起輿論波瀾。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811/394630.htm


羅永浩能否帶錘子再度寒冬?

  《生死劫》部分內容

  對此,科技方面表示:“公司的確有危機,但請給錘子時間。”,順帶起訴了作者。

羅永浩能否帶錘子再度寒冬?

  一邊是因資金鏈緊張而在懸崖邊跳舞的中小品牌手機廠商,一邊是步步緊逼收割市場的手機頭部企業(yè),2018年的手機市場在動蕩之余,似乎也在預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寡頭時代,市場份額幾乎由少數幾家手機品牌占據,手機行業(yè)將近十年的紅利周期結束了。

  中國市場無疑是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在過去幾年轟轟烈烈的移動互聯網浪潮中,國產廠商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無論是華為、小米這樣逐漸壯大并走向世界的大企業(yè),還是錘子科技這樣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廠商,都為這個浪潮的波瀾壯闊貢獻了許多光彩的故事。

  錘子的野心與焦慮

  錘子手機入市時間不早不晚,趕在了手機市場發(fā)展較為理想的時候,但是錘子的理念卻與當時的市場情況格格不入。面對手機“快市場”的屬性,被貼上“情懷”標簽的羅永浩所追求的理想主義,導致了錘子手機系列在研發(fā)、生產及推廣上的慢周期,而過度重營銷、在搶市場份額大戰(zhàn)中旗幟鮮明地打產品牌,卻與實際的市場情況脫節(jié),相較有著類似模式的小米,又在于過于小眾化,產品未獲得消費者青睞,讓公司走入困境。

  在不久前,羅永浩根據2017年錘子的百萬銷量給銷售部門定下了2018年350萬的銷量目標。如今看來,要實現這一目標,羅永浩還有很多事需要做。

羅永浩能否帶錘子再度寒冬?

  錘子成立六年,歷程艱辛。

  錘子科技成立之初,由于創(chuàng)始人羅永浩自帶流量屬性,一時間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度。2012年初期天使輪融資,便得到了陌陌創(chuàng)始人唐巖的個人投資1000萬,估值達到5000萬。

  2013 年 5 月,獲7000萬元 A 輪融資,來自陌陌、和君資本和紫輝創(chuàng)投。彼時的錘子科技,產品只有Smartisan OS這個尚不成熟的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系統。

  2014 年 4 月,錘子科技獲得來自金石投資、海通創(chuàng)意資本、紫輝創(chuàng)投和和君資本的1.8億元B輪融資。同年5月,錘子科技發(fā)布了第一款智能手機Smartisan T1。

  Smartisan T1 的問世像是一場絢爛的煙火,對于整個智能手機行業(yè)來說,市場和用戶對它的關注度熱烈,但稍縱即逝,再加上這款產品本身的良品率低,產能和售后都跟不上,不僅產品的市場表現低靡,也讓錘子科技的下一輪融資更加迫切。

  2015年6月,上市公司四川迅游科技對錘子科技投資3000萬元;同年7月,蘇寧易購出資 5000 萬元認購錘子科技1.89%股權。

  2015年當年,再加上來自金石投資、久亦投資、抱團科技、和合鯨資本的投資,跌跌撞撞也算是完成了億元級別C輪融資。按照出資比例計算,當時錘子科技估值約26億元。

  億元級的融資,對于做手機而言實在杯水車薪,但至少讓錘子前期規(guī)劃的產品得以問世。2015年12月,不斷“跳票”的旗艦機Smartisan T2問世,但是由于自身運營狀態(tài)等原因,讓Smartisan T2的產品力明顯落后于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隨著產品線的推進,錘子科技團隊也在逐步擴張。2016年年中,羅永浩挖來曾在華為負責供應鏈的資深專家吳德周,重新組建了研發(fā)團隊。

  新的產品規(guī)劃、新的頂級研發(fā)團隊,都指向一件事:融資。

 “十億融資,救不了老羅”

  在2016年公司融資最困難的時期,曾多次傳出“融資不利”乃至“瀕臨破產”的輿論傳聞。成都政府領投的10億元融資,曾經是錘子科技的轉機。這筆融資能否讓錘子擺脫困境,當時業(yè)內人士都捏了一把汗。

  在“成都10億”的曙光之后,堅果Pro誕生了,堅果Pro在業(yè)內評價極高。作為吳德周入職后主導整個產品周期的第一款產品,它也被認為是讓錘子“起死回生”的關鍵產品,曾創(chuàng)造了錘子科技產品有史以來最好的銷量,總銷量約100萬臺。

  堅果Pro系列所取得的成績,再加上這一輪融資,雖然沒有讓錘子迅速走出陰霾,但至少為它迎來了喘息的機會。此后,錘子開始有了正常手機廠商該有的產品節(jié)奏,今年又陸續(xù)發(fā)布了堅果3、堅果R1、堅果Pro2S,并將品牌名正式改為堅果。

  期間,還有一款“子彈短信”的產品曇花一現,終究因為圖片侵權的問題被迫下架,不了了之......

  看似完善的手機產品矩陣,讓外界原以為錘子會按部就班的穩(wěn)扎穩(wěn)打,誰料到,在那場“錘子科技有史以來最重磅的發(fā)布會”上,又宣布了一款被羅永浩稱之為革命性新品的堅果 TNT 工作站。TNT卻成為錘子有史以來來爭議最大的產品,一時間網絡上負面評價高達90%以上,錘子再次陷入輿論的風暴中。

  在前兩次發(fā)布會被TNT工作站和子彈短信喧賓奪主后,此次錘子手機的存在感更小了。

  11月6日晚間,錘子科技在成都召開發(fā)布會,為了找存在感的錘子這次請來了“他的朋友們“,這場以“錘子科技和Ta的朋友們”為名的發(fā)布會就是由“錘子的朋友們”撐起來的。

  但卻是一場沒有手機新品發(fā)布的發(fā)布會,發(fā)布會主要發(fā)布了3款產品——暢呼吸加濕器、地平線8號旅行箱、大衛(wèi)和希瑞智能音箱。

  表面看起來,錘子科技走的路線很像當初的小米,一步步布局生態(tài)鏈。但事實上,過去四年,錘子科技共推出7款手機,總計銷量不超過300萬臺,這個數字在手機行業(y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第三方行業(yè)數據,2018年第一季度錘子科技的出貨量僅在幾十萬量級,和同期的華為、小米千萬級的出貨量不可同日而語。錘子手機銷量慘淡,所謂的生態(tài)鏈布局不過是在進行多元化轉型。沒有小米手機一樣堅實的主業(yè)支撐,也沒有雄厚的財力,錘子想靠周邊產品拯救自己,恐怕只是走個過場。

羅永浩能否帶錘子再度寒冬?

  錘子科技的發(fā)展,時刻伴隨著融資焦慮。其最近一輪融資停頓在2017年8月的“成都10億”,焦慮卻并未因此緩解。

  在經歷了錘子手機不甚理想的銷售狀況和TNT布局的不被外界認可,成都政府的投資花完后,錘子顯然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邊緣。羅永浩和錘子科技已然深陷新的危機之中。

  錘子科技成立6年多,多次被傳倒閉,被傳收購,不斷被爆資金鏈危機。但每次,錘子科技都“熬”過來了,只是這一次,老羅和他的錘子還能挺過去嗎?

  老羅的光環(huán)與負重

  記得羅永浩在《我的奮斗》一書中寫到:“每一個生命來到世間,都注定改變世界?!?,進入手機領域,老羅依然抱著“我創(chuàng)業(yè)是為改變世界,不是為賺你們幾個臭錢”。

  只是在改變世界的宏大定位中,羅永浩和他的錘子能否熬過這個寒冬?

  我們無從斷定。

羅永浩能否帶錘子再度寒冬?

  但至少,羅永浩用他理想主義者的某種癲狂特質試圖溫暖過整個寒冬。



關鍵詞: 錘子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