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國內芯片公司不愁錢

國內芯片公司不愁錢

作者: 時間:2023-06-16 來源:半導體產業(yè)縱橫 收藏

6 月 7 日晚間,有限公司發(fā)布公告稱,公司科創(chuàng)板 IPO 注冊已于 6 月 6 日獲中國證監(jiān)會同意。根據華虹的招股書,本次 IPO 計劃募資 180 億元。這一數字將刷新今年科創(chuàng)板的 IPO 記錄。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306/447751.htm

就在剛剛過去的 5 月,還有兩家半導體公司登陸 A 股。5 月 5 日,晶合集成在科創(chuàng)板掛牌上市。公司發(fā)行價格為 19.86 元/股,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募集資金總額為 99.6 億元,成為安徽歷史上募資最多的企業(yè)。5 月 10 日,中芯集成在科創(chuàng)板掛牌上市。公司發(fā)行價格為 5.69 元/股,募資 125 億元。

數據顯示,前 5 個月 A 股的 IPO 數量雖然增加但募資總額同比下降了 19.16%。在 A 股市場有所冷靜的情況下,今年以來,共有 13 家半導體企業(yè)登陸 A 股,共募資 376.15 億元,占 IPO 總募資的比例約為四分之一,而這之中,半導體制造公司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種種現(xiàn)象表明熱錢正在涌向半導體制造。

400 億投向芯片制造

正如前文所說,在前半年 A 股上市的半導體公司中,半導體制造公司的募資金額達到 404.6 億,占比超七成(注:此數據包括了已經獲得證監(jiān)會同意的)。那么三家晶圓制造公司募集的「巨款」打算怎么花呢?

根據晶合集成招股書,募集的資金中將投入 49 億元用于先進工藝研發(fā)項目,其中包括 55nm 后照式 CMOS 圖像傳感器芯片工藝平臺(6 億元)、微控制器芯片工藝平臺研發(fā)項目(包含 55nm 及 40nm)(3.5 億元)、40nm 邏輯芯片工藝平臺(15 億)、28nm 邏輯及 OLED 芯片工藝平臺(24.5 億元)等項目研發(fā);投入 31 億元用于收購制造基地廠房及廠務設施。

中芯集成的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 MEMS 和功率器件芯片制造及封裝測試生產基地技術改造項目(15 億),通過完成基礎廠房和設施建設推進工藝技術研發(fā),將生產能力由月產 4.25 萬片晶圓擴充至月產 10 萬片晶圓;二期晶圓制造項目(66 億),以建成一條月產 7 萬片的硅基 8 英寸晶圓加工生產線。

華虹半導體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建設一條投產后月產能達到 8.3 萬片的 12 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125 億),該項目依托上海華虹宏力在車規(guī)級工藝與產品積累的技術和經驗,進一步完善并延展嵌入式/獨立式存儲器、模擬與電源管理、高端功率器件、邏輯與射頻等工藝平臺;8 英寸廠優(yōu)化升級(20 億),本項目計劃升級 8 英寸廠的部分生產線,以匹配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等特色工藝平臺技術需求;同時,計劃升級 8 英寸廠的功率器件工藝平臺生產線;特色工藝技術創(chuàng)新研發(fā)項目(25 億),將用于公司各大特色工藝平臺技術研發(fā),包括嵌入式/獨立式非易失性存儲器、功率器件、模擬與電源管理、邏輯與射頻等方向。

三家公司情況對比

國內半導體公司的進擊

除了這三家代工公司正在募集資金,用于芯片制造,近日也有多家半導體公司正在擴產。

5 月 31 日,中芯集成公司及子公司中芯先鋒與芯瑞基金簽訂投資協(xié)議,在紹興濱海新區(qū)投資建設中芯紹興三期 12 英寸特色工藝晶圓制造中試線項目,主要生產 IGBT、SJ 等功率芯片,HVIC(BCD)等功率驅動芯片,中芯先鋒為本項目實施主體。

6 月 1 日,景嘉微披露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 35 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 42 億元,用于高性能通用 GPU 芯片研發(fā)及產業(yè)化項目、通用 GPU 先進架構研發(fā)中心建設?!父咝阅芡ㄓ?GPU 芯片研發(fā)及產業(yè)化項目」由景嘉微全資子公司長沙景美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組織實施,總投資金額為 37.81 億元,自主開發(fā)面向圖形處理和計算領域應用的高性能 GPU 芯片,實現(xiàn)在大型游戲、專業(yè)圖形渲染、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的配套應用。「通用 GPU 先進架構研發(fā)中心建設項目」由景嘉微全資子公司無錫錦之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組織實施,總投資金額為 9.64 億元,擬建立前瞻性技術研發(fā)中心,同時將配套搭建信息化系統(tǒng)。

6 月 7 日,士蘭微表示公司 65 億的定增已經獲得了證監(jiān)會批文,將用于年產 36 萬片 12 英寸芯片生產線項目,項目將實現(xiàn) FS-IGBT、T-DPMOSFET、SGT-MOSFET 等功率芯片產品在 12 英寸產線上的量產能力;SiC 功率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將在現(xiàn)有芯片產線及設施的基礎上新增 SiCMOSFET 芯片 12 萬片/年及 SiCSBD 芯片 2.4 萬片/年的產能;汽車半導體封裝項目(一期)將新增年產 720 萬塊汽車級功率模塊產能。

同日,三安光電宣布與意法半導體合資建造一座可實現(xiàn)大規(guī)模量產的 8 英寸碳化硅器件工廠,總投資額度高達 32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28 億元)。同時,三安光電還將投資 70 億元人民幣單獨建造和運營一座新的 8 英寸碳化硅襯底制造廠,每年規(guī)劃生產的 8 英寸碳化硅襯底為 48 萬片。

在芯片市場低迷,國外半導體公司都在放慢投資腳步的情況下,國內半導體公司正在進擊。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進擊的國產半導體公司大部分都是 A 股上市(或者準備上市)的公司,這反映了「上市」對于半導體公司的重要性。

投資人不想再聽「講故事」

不久前,一篇《芯片再難融資》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文章指出了當國產半導體出現(xiàn)了一些低質量的內卷、頻繁「暴雷」等消極現(xiàn)象之后,對于初創(chuàng)公司來說融資將變成一件難事。投資人不想聽「講故事」,芯片公司融資將會變得艱難。

在中國的信用體系里,初創(chuàng)公司基本就是一張白紙,只有描繪和憧憬,說白了就是講故事。沒有實實在在的經營收入,就是沒有現(xiàn)金流。融資分兩種,一種是股權融資,就是你找別人投資你,當你公司的小股東,跟你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一種是去跟銀行借錢,到期還款,付點利息就行了。

初創(chuàng)公司的問題就是什么都剛起步,明天會怎樣誰也不好說,風險較大。除非老板有很強的個人資源和能力(已經形成的,確認的,可見的經濟實力),要不然無論是作為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或者說銀行,都很難做一筆大額的投資或借款。與之相對,上市公司是最起碼已經在某一行業(yè)經營幾年,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大家已經看見他過去每年能賺多少錢了。根據已正常平穩(wěn)或者已有的一定發(fā)展歷史的視角去看,可以大概判斷未來短時間內能發(fā)展到什么樣,同時,上市公司本身也具備一定抵抗風險的能力。即使公司經營下降了,也具備相應的償還能力。所以銀行就比較放心借給他,風險比較低。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雖然融資難,但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能夠「大浪淘沙」,讓錢流向值得的企業(yè)。據一云投資統(tǒng)計,2019 年至 2023 年,半導體企業(yè)在 A 股 IPO 中的比重大幅攀升。2019 年 A 股上市 203 家,半導體企業(yè) 10 家,占比 4.93%;半導體募資總額 117.46 億,占全年募資總額 4.72%。2022 年 A 股上市 428 家,半導體企業(yè) 43 家,占比 10%;半導體募資總額 953.14 億,占全年募資總額 16.48%。今年前 5 個月,從行業(yè)分布看,新興產業(yè)類 IPO 公司占比超八成。A 股 IPO 公司主要來自電子、機械設備、電力設備、汽車、計算機、醫(yī)藥生物等高新技術領域,上述行業(yè) IPO 募資規(guī)模分別達 473 億元、240 億元、160 億元、122 億元、122 億元、107 億元。這樣的數據變化,表現(xiàn)了半導體企業(yè)在資本市場上依舊受到青睞。

讓半導體公司有錢花

2022 年 101 家已經公布業(yè)績的半導體及元件上市公司總營收達 4366 億元,相比 2021 年的 3994 億元,增長接近 10%。這 101 家公司中,有 92 家實現(xiàn)盈利,占比超九成,合計歸母凈利潤達 520 億元,第一季度多家國內半導體公司業(yè)績看漲,特別是被限制產業(yè)。反映了國外的「制裁」之下,國產半導體的韌性。

在這樣的表現(xiàn)下,資本有道理對國產半導體公司保持信心。但不得不承認半導體行業(yè)存在頭部企業(yè)業(yè)績表現(xiàn)較好,小企業(yè)經營狀況相對較差。由于半導體行業(yè)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研發(fā),企業(yè)需要增加研發(fā)投入來保持競爭力。對于小企業(yè)來說這是不小的壓力,這也是國內半導體公司追趕先進水平的門檻之一。如果沒有錢投給這些小公司,行業(yè)的格局就永遠不會被改變,創(chuàng)新成果可能胎死腹中。因此,如何讓半導體公司有錢花成為半導體行業(yè)、政府、資本市場都在思考的問題。

2 月 17 日,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全面實行股票發(fā)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guī)則。隨著全面注冊制的落地,半導體公司將有機會加快上市腳步。國家政策,從資金端、市場端都為上市提供了便利條件。全面實行注冊制打開入口,上市企業(yè)總數會進一步增多。

以半導體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yè),是一個重資產、長周期、擁有內生增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產業(yè),理解產業(yè)邏輯是投資的關鍵。當更多半導體公司拿到上市的入場券,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可以快速提高整個行業(yè)的產能與技術水平。從長期角度來看,未來的回報會更多。

看半導體行業(yè)的機會,不能只看過去,也要看看未來。數據中心、智能汽車,以及新能源相關賽道正在給半導體行業(yè)帶來機遇,而國產半導體公司也正在積極布局。讓半導體公司有錢花,是發(fā)展半導體產業(yè)的必經之路,這件事不會因為一家公司的失敗而被改變。



關鍵詞: 華虹半導體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