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設計應用 > 半導體存儲器期待再創(chuàng)輝煌

半導體存儲器期待再創(chuàng)輝煌

——
作者:邵虞 時間:2007-06-10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DRAM是業(yè)的起點

今天來說,主要包括DRAM和flash(閃存)兩大類產品。DRAM是Intel公司的起家產品,是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進入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行業(yè)的切入點和迄今為止的主打產品,日本通過1976~79年的VLSI技術研究組合國家計劃,首先進入了64K DRAM時代,在技術方面趕上并超過了美國,從而使日本企業(yè)的半導體生產大發(fā)展,并于1985年超過美國,1988年曾獨占世界市場50%以上,達于頂峰。此后由于韓、臺在DRAM領域的相繼崛起,美國稱霸微芯片領域,導致日本在世界半導體市場上地位的日益衰微,近年已僅占20%。2006年世界10大DRAM公司中,日本僅有Elpida 1家,韓國三星已成長為世界最大DRAM生產公司,獨占28%的世界市場份額,Hynix公司緊隨其后,占16.6%,兩家公司合計,即占世界市場44.6%,接近半壁江山,我國臺灣也有4家公司入圍世界10大DRAM公司之列。

圖1 日本半導體生產的世界地位

日本曾占有世界8成DRAM市場,怎么會在韓臺的追趕下,節(jié)節(jié)敗退,最后落得Elpida一家碩果僅存?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日本企業(yè)在產品成本上不敵韓臺以及美國Micron公司。以日本撤退前的64Mb DRAM進行比較,日本在芯片制造過程中要使用近30片掩膜,韓臺公司不過20片左右,美國Micron更僅只有15片,只及日本半數。掩膜數越多,工程越多,設備費、材料費、工資等都高,制造費用高,利潤難得,自然難于維持。

上世紀80年代,DRAM主要用于大型主機,質量要求高,必須有25年的可靠性保證。進入90年代,PC成為計算機市場上的主導產品,對DRAM的可靠性無需保證25年,廉價成為主要訴求,使韓美公司一舉占了上風。日本留下的教訓是在以過剩的技術生產過剩品質的DRAM。

圖2 世界DRAM市場

半導體應用在不斷發(fā)展,它在半導體產業(yè)中的地位既很重要又很穩(wěn)定,它又是一項技術相對較低和可以大量生產的產品,因而迄今為止,一直是后進國家在半導體產業(yè)技術方面趕超發(fā)達國家的唯一有效途徑。日本如此,韓國和中國臺灣也是一次次重復走著日本的道路,而且都很成功。

DRAM重踏快速道

據iSuppli公司統(tǒng)計預測,世界DRAM市場在2005年下降6.2%之后,2006年在PC市場增長的牽引下,即大幅攀升33.8%,達332億美元,預計2010年將增長到382億美元,2005~10年5年間的年均增長率為9%(圖3),在各類產品中名列前茅。同時,我們也看到,未來幾年內DRAM因受flash和價格影響,銷售值增長雖有所放緩,但依然前景可期,從銷售量而言,更仍保持著50%左右的增長速度,足見需求暢旺。

圖3 存儲器應用的發(fā)展

以DRAM為主的存儲器、邏輯電路和微芯片自上世紀90年代已發(fā)展成為半導體業(yè)中三大主力產品。統(tǒng)計數字顯示,三大產品的比重互有參差,1988年邏輯電路居首,存儲器次之;1993年存儲器躍居首位,微芯片緊隨其后;2003年順序又變成微芯片、邏輯電路和存儲器;2006年再次成為邏輯電路、存儲器和微芯片(表2)。

DRAM的容量正一代一代不斷升級,2005年是256Mb和512Mb產品的交替年,2007年512Mb達于頂峰,同時向著1Gb轉移,2008年將成主流,今后還將向著4G、8G繼續(xù)挺進。從bit生產量來計算,2005年DRAM產量比10年前的1995年提高了160倍。從牽引存儲器發(fā)展的PC用標準存儲器而言,1995年為8Mb,2005年提高了64倍,達到512Mb,其間PC的出貨量大約翻了一番。今年1月底開始上市裝載Vista操作系統(tǒng)的PC,其標準存儲器容量至少要提高一倍,需要1Gb的DRAM。隨著Vista今年下半年的推開普及,DRAM市場勢將擴大。

PC的低價格化也給了DRAM很大的壓力,盡管DRAM從同步型(Sync)DRAM發(fā)展到雙數據率型(DDR),再到DDR2型,數據傳送速度不斷提高,但在產品附加價值上很難反映出來。由于PC用DRAM難于獲利,幸而出現了快速發(fā)展的移動電話,2006年世界銷量超過了10億部,為DRAM帶來巨大需求,而且價格是PC用DRAM的1.5倍(低功耗的要求提高了成本)可獲取較高利潤。這樣,向來向PC一邊倒的DRAM,踏上了多元化發(fā)展的道路。

flash緊追不舍

flash(閃存)是一種非易失存儲器,具有低功耗、讀寫快、高效能等優(yōu)點,有NAND和NOR兩種規(guī)格,前者用于數碼相機和MP3,后者用于移動電話,但隨著容量的擴大,移動電話正轉而采用NAND flash,故而NAND flash自2003年市場起飛以來,增長迅速。據美國Web-Feet Research公司預測,NAND將從2005年的約120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35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接近24%,而同期NOR僅從70億美元增長到120億美元,其間徘徊于100~120億美元之間,年均增長率11.4%。(圖4)。因此,原為NOR陣營旗艦公司的Intel已在2006年初與Micron合作,進入NAND領域,腳踩兩只船。另一巨頭Spasion公司也于2006年年中以ORNAND產品殺入NAND市場。

圖4 NOR和NAND flash市場的發(fā)展

三星是世界最大的NAND flash公司,獨占市場46%,加上東芝和Hynix,三家合計占約90%,壟斷性很高(表3)。

圖5 NAND flash的應用市場

另據美國SIA的最新報道,世界DRAM市場將從2006年的330億美元增長到44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0.2%,同期以NAND為主的flash則將從205億美元提高到25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7.8%,兩者之比基本保持在60:40左右。

NAND型產品已被公司視為“搖錢樹”而紛紛相繼涌入該市場。隨著NAND容量的增大和價格下降,應用不斷擴大。NAND首先大量應用于數碼相機,當然,U盤的殷切需求也是推進NAND的動力之一。此后,便攜音響特別是Apple公司推出的時尚風行產品iPod采用了NAND,進一步推動了產品的發(fā)展。
2005年初iPod即有配置512MB和1GB產品,當年秋又很快推出了2GB和4GB的產品。隨著移動電話的高功能化,在采用DRAM的同時,也對大容量flash有了訴求。移動電話原先用的是NOR flash,可在走向容量化時,增加了NAND的采用。NAND的價格下降,不僅使它開拓了便攜式音響設備和移動電話的應用,同時還出現了在PC中取代HDD的可能性?,F在必要的數據文件都已保存在服務器里,PC只保有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這樣有8GB的容量也就足夠了。從眼下NAND的降價速度看,2010年8GB的NAND會比同容量的HDD還便宜。當然,需求更高容量如30GB或60GB等的產品,則仍會使用HDD。

去年NAND的價格下降太快,由于數字音響已銷售一輪,致使NAND價格直瀉70%,今年1季繼續(xù)滑落60%,2季以后可望好轉。這令公司經營風險增大,或將被迫抑制投資。不過無論如何,市場仍然在擴大,預計今年可望在去年增長15%的基礎上,續(xù)增19%達到148億美元。

說到底,微細化基礎上的價格下降,在每年容量翻番的前提下實現低價格還是NAND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動力。NAND的量產技術已進入70nm時代,2006~07年將向50nm轉移,2008~09年40nm,2010~11年將進入30nm時代。

HDD實際是NAND flash的市場先行開拓者。HDD的應用市場正從傳統(tǒng)的服務器和PC迅速向著消費電子擴展,面向新市場的出貨量將從2005年的5000萬臺增長到2010年的1.5億臺,其間PC用HDD分別為3.1億臺和5億臺。幾G~20GB的HDD主要用于便攜音樂播放機和移動電話,20G~100GB用于汽車導航、數字攝像機等;100G~幾百GB則主要用于DVD錄像機。NAND flash通過低價格優(yōu)勢,從小容量到大容量將逐漸蠶食HDD市場,預期2010年是10GB產品,2010年代則將進入幾十G~100GB容量的產品領域。

新產品開發(fā)火熱

半導體存儲器本身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其中有的已經成熟,但現有產品應用繼續(xù)擴大,同時,新一代產品開發(fā)也正加緊進行,向著高性能、大容量、低成本的總目標深入進軍(圖6)。

圖6 不同半導體存儲器的今日地位

現有半導體存儲器包括DRAM和flash都已經成熟,一方面尋求擴大市場,一方面如韓國三星和Hynix公司則是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DRAM和NAND,從而可依據市場需求來調整產品的生產,為公司帶來更大利好。與此同時,下一代新半導體存儲器的研發(fā)進入了白熱化時期,有的產品更已進入到量產化階段。

各種半導體存儲器各有特點,如表3所示,FRAM已有幾家半導體公司在開展實用化,富士通1999年開始量產,已生產4億個以上,用于IC卡、單個存儲器、RFID等。MRAM和FRAM一樣,制作時只需幾塊掩膜,可望大大降低成本,雖早已期待產品化,但2006年以來僅有Freescale公司開始量產4M產品。PRAM可使用已有flash的同一生產線,特別具有低價格化的優(yōu)勢,Intel、ST、三星等都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和期待,三星已少量生產256M產品,并正開發(fā)512M產品,明年可望上市。IBM、Spansion、三星、Sharp、富士通等都正積極從事RRAM的開發(fā),Sharp與大阪大學開展合作研究,預期2010~12年間有望實用化。

公司動態(tài)

三星

三星是韓國第一大半導體公司,世界僅次于Intel的第2大半導體公司。多少年來三星公司一直是世界DRAM的龍頭企業(yè),同時也穩(wěn)坐NAND flash世界市場的頭把交椅。從2000年以來的7年間始終領導著DRAM的微細化技術,已進入了80nm時代,2006年在業(yè)界率先推出了1Gb DRAM。日前公司已發(fā)布了最先進的50nm 16G NAND flash首批樣品,即將量產。由于NAND價格不穩(wěn)定,今年或將減少5%的產量。Flash的應用除存儲卡和MP3之外,今年以后將大舉進入移動電話市場,或將把NOR、NAND和SRAM放在同一封裝內,開拓名為OneNAND戰(zhàn)略產品。公司將DRAM和flash在同一生產線上混合生產,是其得意之舉,可視市場情況合理調整,使生產效率達到最大化。

Hynix

Hynix是韓國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半導體公司,世界位居第8,公司2006年營收比上年猛增40%,達82.7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營業(yè)利潤達到22億美元,是世界獲利最多的半導體公司,今年營收可望更進一步提高,達到86億美元。公司去年包括無錫工廠建設和韓國生產線升級共投資46億美元,今年為增設300mm生產線還將投資47億美元,擴大生產,以便保證世界前10的地位。今年公司將采用60nm技術生產DRAM。2006年NAND市場急速成長,但從年末已開始抑制生產,今年計劃減產20%。采用加速微細化以保持競爭力的戰(zhàn)略,將促使70nm主流技術升級到60nm,年內還計劃上市55nm產品。

Qimanda

2006年5月作為Infineon公司的存儲器部分離而成。2006年公司營收55億美元,在世界DRAM領域列第3,半導體領域排名世界第12。以bit計的出貨量2006年比上年大幅成長80%,其中非PC用DRAM產量已占一半以上,公司正走圖形顯示用DRAM等的多元化道路。50%以上的生產能力都已采用90nm以下的技術,以提高生產率。公司DRAM采用溝道技術,具有低功耗特性,使公司一半多產品適用于游戲機和數字消費電子。

Micron

據最近1個季度的統(tǒng)計,公司DRAM占其營收的70%,NAND占15%,CMOS圖像傳感器占15%,正在明顯走產品多元化的道路。公司2004年投產移動DRAM,產品不斷擴大,現已有64Mb~512Mb各型,并已有1Gb產品上市,其中最有特性的是模擬SRAM,接口是SRAM,本身則是DRAM,在這類產品市場上公司獨占鰲頭。公司300mm線已開始量產,引進了銅布線技術,并即將向68nm工藝進軍。未來1Gb移動DRAM還將和NAND置于MCP(多芯片封裝)同一封裝內。

公司2004年末開始NAND flash生產,用于MP3-USB卡、flash存儲卡等,產品有1-16G各型。面向Apple的iPod。從2006年開始,公司投資300mm生產線,去年開始使用50nm工藝生產、年末圓片生產能力已擴大到3倍。在NAND前工程生產方面,與Intel組成了IM flash技術合資公司。

Elpida

Elpida是日本唯一生產DRAM的專業(yè)公司,在世界DRAM領域位列第5,半導體領域排名第20,產品供PC/服務器應用為主,并正向數字消費電子/移動產品進行調整。為適應市場需求,對臺灣力晶公司進行委托生產,大大提高了產量。公司營業(yè)利潤去年由紅轉黑,并達到了15%的水平,正成為日本半導體領域的優(yōu)秀公司。公司去年末開始應用70nm技術大量生產,還不斷投資300mm生產線以提高生產力,加上與力晶的合資公司今年7月投入量產,明年公司的全部生產力可達到每月24萬片。

Intel

公司flash的營收2005年22.8億美元,2006年還略降到21.6億美元。公司原先主營NOR flash,在該產品領域君臨天下,產品有8M-1G各型,供移動電話、消費電子等應用。設計工藝包括130nm-65nm,今后將引向45nm、35nm產品,明年上半年可望生產45nm 2G的樣品。2006年初,公司與Micron合資建立的IM flash公司(Intel占49%股份)進入NAND領域,供應2-16G產品,公司決定同時向兩個領域發(fā)展。

Spansion

在NOR flash市場與Intel公司并稱雙雄,是提供NOR基閃存解決方案的專業(yè)公司,占有大約30%的NOR市場。2006年公司營收增長27%,達26億美元,在世界半導體業(yè)中名列第23位。公司采用90nm工藝,產品供高端移動電話使用,并已有65nm產品樣品供應。正在建設300mm圓片工廠,預計今年3季可量產65nm產品,明年下半年可正式量產45nm產品。

臺灣公司

臺灣有4家公司進入世界10大DRAM公司之列,尤其是南亞、力晶和茂德,營收都在20億美元左右。南亞近兩年連續(xù)大幅增長,繼2005營收激升22.8%,2006年又竄高50.9%,達22.4億美元。南亞是臺灣第2大半導體公司,在世界排名第23位。產品系列包括DDR 256M/512M、DDR2 512M/1G,今年將開始DDR2 2G和DDR3 512M的量產。公司有與Qimanda的合資公司—依諾泰克存儲器公司。今年將采用70nm以下的最先進工藝,預計年末生產能力可達月投入9萬片的規(guī)模。

力晶公司2006年營收也獲得巨大增長,勁升79%,達27.9億美元,DRAM生產占85%。力晶是臺灣第1大半導體公司,世界排名第19位。產品包括主流DDR2 512M以及DDR 512M/256M等,今年末將投產DDR2 1G產品,設計尺寸以90nm為主流,今年將試生產70nm產品。公司與日本Elpida合資創(chuàng)立了Rexchip公司。公司的DRAM戰(zhàn)略是增建300mm圓片線,去年末生產能力已達月產10萬片,以提高價格競爭力,今年生產能力將進一步提高到月投24萬片。

茂德公司是臺灣第3、世界第27位半導體公司,去年增長也極迅速。產品線有256M/512M、DDR128M~512M、SDRAM64~256M、移動SDRM 128M/256M等。2005年開始采用90nm工藝量產,2006年向70nm、60nm升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