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yè)界動態(tài) > 沙灘上的“硅夢”

沙灘上的“硅夢”

作者: 時間:2009-06-19 來源:商務周刊 收藏

  憑著獨有的本土智慧,中國企業(yè)幾乎在全球“環(huán)保2.0”時代,成為了環(huán)保與商業(yè)化完美結合的典范。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生生剝去了美麗的面紗:這個一手由國際投機資本托起、籠罩著高科技光環(huán)的產業(yè),面對華爾街的轉身離去,暴露出了它那被一再催生而岌岌可危的脆弱根基——過度依賴國際資本和市場,核心技術缺乏,來自政府的扶植路線不清晰。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95446.htm

  于是,2009年,圍繞著振興和發(fā)展國內產業(yè)——這個看似觸手可及,實則遙遠的夢想,被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的企業(yè)、政府以及商業(yè)資本等各方利益攸關者參與了這場盛大的賭局:企業(yè)在賭成本降低,地方政府賭企業(yè)未來的贏利誰會成為最后的贏家,還是滿盤皆輸?我們都有一個“硅夢”,問題在于,我們是否走得太急?

  散射的

  產業(yè)近來不斷被政策的陽光普照,然而在中國,對于可再生能源有一個問題始終沒有回答好:即光伏太陽能、風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定位是什么?不同的回答會給產業(yè)帶來不同的發(fā)展方向。

  三縷陽光

  2009年3月底,中國財政部連續(xù)發(fā)布的三個文件,牽動了所有關注太陽能產業(yè)的人們的神經。

  3月26日,財政部在網站上發(fā)布《關于就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兩個文件,提出財政部與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將推出“太陽能屋頂計劃”,對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給予最高20元/瓦的補貼。緊接著,3月31日,財政部又發(fā)文詳細解讀了關于“支持加快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政策細節(jié)。

  一石激起千層浪。根據(jù)彭博社3月26日當天的報道,補貼計劃激勵了中國太陽能類股在紐約股市的飆漲。其中中國光伏產業(yè)龍頭企業(yè)無錫的美國存托憑證(ADR)上漲了44%,報11.29美元,改寫了2005年上市以來單日最大漲幅。與此同時,紐約美隆銀行亞洲ADR指數(shù)當日漲幅最大的前8名個股均屬于太陽能類股票,其中英利漲45%,晶澳上漲42%。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VishalShal在其報告中指出,2009年中國太陽能的需求可以因為該鼓勵政策的出臺而增至58兆瓦(即5800萬瓦,1兆瓦=100萬瓦或1000千瓦),2012年更可能達到230兆瓦的水平。VishalShal此前在雷曼兄弟擔任分析師時,不僅幫助雷曼兄弟贏得了位于河北的光伏企業(yè)——晶澳太陽能的可轉債發(fā)行承銷權,還曾多次準確預測了國內大部分太陽能電池生產廠家的成本和利潤空間。

  相較國際資本市場的熱情,國內市場則反映不一。“國內光伏應用的春天已經到來了。”浙江太陽谷能源應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章寶陽對《商務周刊》總結說。在他看來,20元/瓦的補貼力度前所未有,這必將大大降低光伏發(fā)電成本,有助于太陽能光伏利用技術的推廣。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