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yè)界動態(tài) > iPhone中國戰(zhàn)記

iPhone中國戰(zhàn)記

作者: 時間:2008-06-17 來源:電腦報 收藏

   2008年6月10日凌晨1點,當傳奇人物喬布斯在一款上敲出一個大大的“果”字之時,現(xiàn)場傳來一陣高亢的歡呼聲。也許是受到鼓舞,也許是受到刺激,豪情萬丈的喬布斯更是當場許下諾言:今年年底,一定會出現(xiàn)在遙遠的中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84295.htm

  但是喬布斯明白,明白,千里之外的中國,那片對來說顯得頗為神秘的東方大陸,絕對不是一個容易“攻陷”的國度。

  當之勢飄洋過海登陸中國,態(tài)度強硬的巨頭、自成體系的市場和結構復雜的用戶群體,都會成為這部iPhone中國戰(zhàn)記的配角,甚至主角,演繹出一幕幕悲喜劇。

  (以下人物均為化名)

  蘋果粉絲派

  當25歲的馬成從網(wǎng)上看到 iPhone已經發(fā)布的消息,這位深圳某網(wǎng)絡通信公司的工程師第一個反應是到網(wǎng)上去搜索水貨的價格。

  馬成是一個蘋果粉絲,而且不是一般的粉絲。用粉絲界的行話來說,那是一個骨灰級粉絲。其實他加入這個粉絲隊伍并不長,去年6月,蘋果正式發(fā)布 iPhone,結果他正好碰上在華盛頓出差,到蘋果專賣店晃悠了一圈,馬上就徹底拜倒在iPhone的“石榴裙”下了。第一眼瞄上就讓他的心認定了,這才是他夢寐以求的最愛。小巧、輕盈、全金屬、多點觸摸界面,齊刷刷的優(yōu)點擺在面前,誰能不動心。按照技術流分析,iPhone是屬于內外兼修的練家子。內地市面上的普通也有花里胡哨的皮,總覺得沒啥新意。用馬成自己的話來說,跟iPhone一比,國內那些大腦殼都不好意思站出來。

  因為關注iPhone,馬成的英文水平直線上升,而且他曾嘗試尋找海外親戚,幫自己從美國帶回一個行貨,而不是寫字臺上那一堆山寨機。結果發(fā)現(xiàn)是有一個海外親戚,卻是在南非,讓他郁悶了半天。

  激動的不止是馬成,周圍還有一堆蘋果粉絲,這在國內也算比較另類。距離馬成最近的一位同好不過10步路——同一個辦公室,他的頂頭上司。這位上司甚至更瘋狂,直接準備到香港去買 iPhone,發(fā)誓要第一時間抱得iPhone歸,把奢侈的理想一筆勾銷。

  當然,馬成對3G iPhone的狂熱追求也受到過抨擊——他那在中興通訊工作的女朋友就百思不得其解:“國內又沒開通3G,你花幾千塊錢買個iPhone干什么?還不如到華強北去買個對講機,說不定通話效果更好。”這個時候,馬成總是回她一句:“婦人之見。”

  馬成這樣的蘋果粉絲明白,盡管電視上喬布斯拍著胸膛說要將3G iPhone盡快帶到中國,但這里不同北美,更不同日本和歐洲。在中國,獨具特色的電信體制和自成一派的市場格局,完全能夠讓iPhone這個意氣風發(fā)的產品舉步維艱,甚至難以動彈一步。

  iPhone深陷電信“沼澤”

  從去年10月開始,iPhone就逐漸通過非正規(guī)渠道進入中國市場,在深圳手機賣場,一款4GB的iPhone水貨產品曾經賣到7000元的恐怖價格(本報新聞評論周刊曾經對此有所報道)。在經過簡單漢化破解之后,水貨iPhone的鋪貨速度大大加快,價格也開始直線下降,一度到5000元左右。

  但是在正規(guī)渠道,iPhone的中國征戰(zhàn)依然毫無進展。當時,擁有4億手機用戶的中國移動和擁有1.3億用戶的中國聯(lián)通都想跟蘋果合作引進 iPhone,蘋果卻只相中了中國移動,毫無疑問中國移動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和壟斷地位,徹底征服了喬布斯。但2007年11月13日,當時在澳門出席 “GSMA移動電話亞洲論壇”的中國移動董事長兼CEO王建宙表示曾經和喬布斯談過引進事宜,但后者的獅子大開口終于還是讓他暫停了與的談判。

  “怎么可能讓3G iPhone進來,光是捆綁的話費都沒幾個人能扛得住。”說這話的是真正的業(yè)內人士。貴州人林婉珠在成都一家電信運營商工作,負責大客戶工作。

  最近由于電信重組,連續(xù)幾個晚上加班熬通宵,她顯得有些疲憊。作為電信人士,林婉珠一直非常關注iPhone,去年這款手機發(fā)布之后,她就發(fā)現(xiàn)在和不少客戶聊天時,對方都曾詢問是否會把iPhone引入中國。

  林婉珠曾仔細分析過iPhone的營銷模式,與中國國內的電信體制存在相當大的沖突。

  蘋果在美國、歐洲等地銷售iPhone,售價并不高,但消費者必須與網(wǎng)絡運營商簽署服務合同——保證兩年都要以最低消費的形式進行消費,即使不打電話也一樣要扣錢。以美國運營商AT&T為例:如果已經與AT&T簽署iPhone服務協(xié)議的用戶,每月從每位用戶中可抽取3 美元費用;而新用戶,蘋果每月則可從每位用戶中抽取高達11美元費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